初中物理: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知识点总结
一、力
1.定义:把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会涉及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表示: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力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二、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范性(或者塑性)。
范性、塑性区别:范性是指作用力撤消,不再发生弹性变形;塑性是指作用力撤消,变形会产生部分恢复,而没有恢复的部分变形叫塑性。即范性没有弹性产生,塑性有(部分)弹性产生。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力,这个力就叫做弹力。
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2.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
使用前:
(1)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所测力的大小应在它的量程内。
(2)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3)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若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4)要使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轴线发放与受理方向一致。
(5)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三、重力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牛/千克(N/kg)(在粗略计算中可取g=10N/kg)
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非垂直向下。应用:铅(重)垂线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5.通常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作力的三要素。
表示力的图叫力的示意图。
6.力的示意图:
四、摩擦力
1.摩擦力可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f=MN)
相同条件下,f静>f滑>f滚
4.增大或减少摩擦的方法:(与接触面的大小、拉力、速度、质量、G均无关)
减少摩擦力的方法:减少接触面间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采用加润滑剂、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
增加摩擦力的方法:和上面相反。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的有力的作用,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共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特别声明:
本站属于公益性网站,纯粹个人原因(陪孩子学习便于查询和教授),网站部分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学生和老师参考、交流使用,请勿用作其他商业收费用途。
如果网站内容能给你带来提升,那便是我经营此网站的初衷。网站相关内容如有问题,请及时提出,我在此谢谢!
本站尊重原创并对原创者的文章表示肯定和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针对本站原创内容,本站也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