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 文言文 > 正文内容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英才学习-阿江1年前 (2023-12-27)文言文790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1、而 2、何 3、乎 4、乃 5、其 6、且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司马迁《鸿门宴》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庄子《逍遥游》

襟三江而带五湖。王勃《滕王阁序》

夫赵强而燕弱。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空中而多窍。苏轼《石钟山记》

博学而笃志。《论语》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荀子《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司马迁《鸿门宴》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飘飘忽然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扣而聆之。苏轼《石钟山记》

骊山北构而西折。杜牧《阿房宫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学而时习之。《论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庄子《逍遥游》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范晔《张衡传》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苏轼《石钟山记》 

而独以此钟名。苏轼《石钟山记》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范晔《张衡传》

曾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城的学者都怪它没有应验。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扣舷而歌之。苏轼《赤壁赋》

倚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苏轼《赤壁赋》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苏轼《赤壁赋》

徐而察之。苏轼《石钟山记》

余扃牖而居。归有光《项脊轩志》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我也后悔自己随着他们出来,因而不能够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8.表示目的关系。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司马迁《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复音虚词,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二、何

(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二)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副词,怎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副词,为什么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动词,可译为“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四)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乎

(一)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劝学》

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终止。

(三)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四、乃

(一)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司马光《赤壁之战》

曹操就命令体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要到死后的日子,然后是非才能够论定。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计其征调之费,终岁乃有七缣。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之死》)

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二)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可译为“你的”;也作主语,可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用作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在空房中长叹不已。他的决心就这样定下了。

五、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它”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可译为“我的”“我(自己)”或“你的”“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则其好游者不能不能穷也。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二)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大概”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4.表商量或希望语气,相当于“还是”。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三)连词

l.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天的深蓝色,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太远而没有达到尽头的地方(看不清楚)呢?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六、且

(一)连词

1.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况且”“再说”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

2.转折关系,译为“反而”“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遭遇穷困反而意志更加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

3.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危酒安足辞!(《鸿门宴》)

4.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副词

1.“将”“将要”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暂且”“姑且”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7、若 8、所 9、为 10、焉 11、也 12、 以

七、若

(一)动

1.可译为“像”“好像”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2.动词,译为“及,比得上”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代词

1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兰B广控王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三)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四)助词

1.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氓》)

3.复音虚词“若夫”“至若”放于句首,表示意义的他转,相当于“再说”“至于”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八、所

(一)名词,表处所、地方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3.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4.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凭借的手段或方式等,译为“用来......的”或“......的凭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九、为

(一)动词

1.“做”“作为”“当成”“成为”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2.介绍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

3.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替”。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4.“对”“向”

为之奈何?(《鸿门宴》)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等到他来的时候,大王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

置杯焉则胶。《逍遥游》

2.相当于“于何”,译为“到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2.“哪里”“怎么”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可译为“了”“啊”“呢”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3.置于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哈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官赋》)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可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译为“凭”“凭借”“根据”“以.....身份”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然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4.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有。

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时间或地点,译为“在”“于”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樊哈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致”等。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三)助词,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忠臣不一定被任用,贤者不一定被推荐,

(五)名词,可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古人夜间执着火炬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

(六)通“已”,可译为“止”

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七)连词,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界限。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13、因 14、于 15、与 16、则 17、者 18、之

十三、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2.“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救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3.“趁着”“趁此”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5.“因为”“由于”

因噎废食(成语)。

(二)副词

1.“于是”“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2.“原因”“缘由”“机缘”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依顺”“顺着”

批大邻,导大窥,因其固然。(《庖丁解牛》)

2.“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十四、于

介词

1.“在”“从”“到”

乃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菌相如列传》)

业精于勤,荒于嬉。

2.“对”“对于”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3.“由于”

4.“向”。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5.“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平?《赤壁赋》

6“与”“跟”“同”

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7.“比”。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十五、与

(一)介词

1.“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孟子.梁惠王下》

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与他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个更快乐?

2.“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二)连词,“和”“跟”“同”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赤壁赋》)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则与一生肩。(《鸿门宴》)

2.“结交”“亲附”

因人之力而敞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3.“赞许”“同意”。

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参加”“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左传》)

(四)与其他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表选择、

与人刃我,宁自刃

十六、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既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表示并列关系,用在分句中,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使用,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种树郭囊驼传》

(二)副词

1.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示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已经”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毅之战》)

十七、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可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2.用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可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二)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十八、之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译为“这”“此”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6.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三)动词,“到.....去”往,到达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

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

常见的象形字

人体类:夫、人 、鬼、子、女、儿、朋;

首、面、目、耳、眉、口、舌、毛;

身、手、爪、牙、足、尸、心

动物类:飞、羽、鸟、燕、龙 鱼、网、牛、马、羊、犬、兔,象、虎、鹿,龟、鼠

植物类:木、禾、米、竹、瓜、豆

天文地理类:日、月、云、雨、气,山、川、泉、井、水、火、土、田

器物类:衣、巾、玉;门、户、瓦、鼎、壶;舟、车;刀、弓、矢、比、戈、矛、盾、斤。

常见的指事字

纯符号类:上、下、一、二、三、四、七、八、九、甘

象形字+符号类:本、末、朱、刃、甘、亦、凶、尺、寸、刁、夕、大

常见的会意字

武、休、采、取、明、涉、益、从、众、鑫、林、森、淼、炎、焱、圭、连、晶、矗、比、拜、掰、班、北、此、笔、尖、尘、家、寡、寇、冠、灭、囚、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特别声明:

本站属于公益性网站,纯粹个人原因(陪孩子学习便于查询和教授),网站部分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学生和老师参考、交流使用,请勿用作其他商业收费用途

如果网站内容能给你带来提升,那便是我经营此网站的初衷。网站相关内容如有问题,请及时提出,我在此谢谢!

本站尊重原创并对原创者的文章表示肯定和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针对本站原创内容,本站也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yc8.com.cn/wenzhang/202312/3631.html

分享给朋友: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的相关文章

海瑞清廉3年前 (2021-09-22)
董阏于法无赦3年前 (2021-09-24)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年前 (2023-09-11)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