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老灶滋味
优秀作文:老灶滋味
那是令我魂牵梦绕的味道。
如果你在中午踏进这个农家厨房,就会看到这样的一幕:系着蓝布围裙的奶奶左手端着菜篮,将菜倒人锅中;右手拿着锅铲,娴熟地翻炒。灶台旁的爷爷也不停歇,他不时地往灶膛里增添柴火,或者用铁铲清理下炉灰。两个人不发一言,但是土灶台锅里煮什么美味,灶膛该有怎样的火势,彼此都拿捏得十分精准。
围着灶台打转了十几年,爷爷奶奶练就了一手绝活:红烧带鱼、宫保鸡丁、青椒土豆丝、红烧肉等,一直以来都是我的最爱。
我曾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你做的菜比饭店里的还要好吃,是不是有什么秘方啊?”奶奶听后看向我,轻轻一笑,然后目光仍停留在她的老灶上:“哪有什么秘方!全是这口老灶的功劳!”
奶奶的话让我颇为惊讶。我开始细细打量起这口老灶。它的模样实在是不太俊俏:小青砖灰水泥垒成的灶台,台面上贴着被擦得洁白的瓷砖,里外各一口硕大的黑铁锅,尽管锅盖已有些锈迹斑斑,但铁锅依旧年轻。两口锅下面各有一个生火的灶膛,用红砖砌成的烟囱直直地穿过屋顶。这样一口农村里家家都有的土灶,会有什么奇妙之处?
奶奶停下手中的动作,叹了口气道:“这口灶陪伴我们几十年喽!它也养活了我们家几代人了,以前日子没这么好过,一口老灶就算得上半个家当。你爷爷那个刮碗的习惯,就是给苦出来的。”
爷爷爱喝粥,喝完粥后并不急着把碗放下,而是找到一个避人处,他用左手托着碗,将右手的食指伸入碗中,从碗底沿着碗壁向上刮,然后将食指上的粥汤送入嘴中,仔细地吮吸干净。这样反复多次,爷爷的粥碗便被刮得干干净净了。然后,他放下碗,眼神深邃,若有所思--我知道他想的是:缺衣少粮的过去和吃不饱的四个妹妹,作为大哥的爷爷每次都是家里最后一个吃饭的人。
岁月如流水,悄无声息地带走往日的辛酸,爷爷奶奶也渐渐老了,唯有那口老灶每天都准时飘起袅袅的炊烟,那四溢的香味一直在游子的心中回荡,呼唤他们归来。
“嗞啦”,待爷爷将灶膛烧得正旺,奶奶往锅中倒入油,再加入调好的面糊,快速而熟练地用铁铲将面糊抹匀,形成一个好看的圆状,然后把早已洗净切碎的嫩柳叶撒上去。待到饼面微黄,奶奶便沿着铁锅将饼铲起,小心翼翼地把饼翻个身。不多时,香味溢出,家乡独有的风味美食--杨柳饼就可以出锅了,这也是我的最爱。做好的杨柳饼两面金黄,稍带焦脆,而饼上的杨柳叶依旧嫩绿嫩绿的,让人食欲大开。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面粉的质朴与柳叶的清香交融在一起,从味蕾中慢慢飘散,弥留在唇齿之间。
灶台的铁锅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爷爷奶奶的脸上也留下了时间的印记,唯一没变的,是来自老灶膛的家的味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特别声明:
本站属于公益性网站,纯粹个人原因(陪孩子学习便于查询和教授),网站部分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学生和老师参考、交流使用,请勿用作其他商业收费用途。
如果网站内容能给你带来提升,那便是我经营此网站的初衷。网站相关内容如有问题,请及时提出,我在此谢谢!
本站尊重原创并对原创者的文章表示肯定和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针对本站原创内容,本站也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