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初中物理 > 正文内容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整理

英才学习-阿江3年前 (2021-10-11)初中物理751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整理

1.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A.酒精灯外焰部分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加热

B.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酒精灯的火焰必须用灯帽该灭,不可用嘴吹

D.万一洒在桌上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2.一般情况下,物质具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作物态变化。

3.云:液态(小水滴)+固态(小冰晶)     雨、露、雾:液态    霜、雪、雹:固态

水蒸气:气态(不可见)   “白气”:液态(由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4.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5.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6.温度计上的标度一般采用摄氏温标,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7.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A.测量前,应了解温度计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一小格表示的温度值)

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先找零刻度线,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8.摄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9.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大;如果仰视,则偏小。(“小羊大虎”)

10.体温计的量程通常为35~42℃。体温计的测温液体是水银。体温计能精确读数的原因是玻璃泡容积较大而毛细管内径很细。

11.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示数只能上升而不能自动下降)的原因是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很细且略有弯曲,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收缩,在弯曲处断开,毛细管内的水银无法自动退回玻璃泡。

12.温室效应: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

13.热岛效应:城市平均气温比周围乡村高一些。岛:城市

14.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

1633958590(1).png

15.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16.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乙醚)

17.蒸发的影响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液体种类(控制变量法:探究与什么因素有关,则该种因素改变,控制其他因素相同)

18.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蒸发吸热。

19.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

20.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1633958617(1).png

21.水沸腾实验中,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适当减少水量;②盖上盖子;③适当增大水的初温;④调大火焰

22.水沸腾实验中,沸腾前,少量气泡,上升减小;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处破裂。

1633958665(1).png

23.如上右图所示,当烧杯及试管里都是水时,烧杯里的水能沸腾,试管里的水不能沸腾,因为试管里的水只能达到沸点而不能持续吸热。当烧杯及试管里液体都能沸腾时,则试管里液体的沸点必然低于烧杯中液体的沸点。(从沸腾条件考虑,有温度差才能提供热量)

24.在标准大气压下,等质量的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更严重,因为水蒸气首先要液化为100℃的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25.用水壶烧开水,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这是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周围空气中水蒸气不易液化。

26.夏天,室内开冷空调,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出现在玻璃外侧;冬天,室内开热空调,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出现在玻璃内侧。(小水珠总是出现在温度较高的那一侧)

27.烛蜡(非晶体)的熔化实验

实验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秒表、搅拌棒

①烛蜡为什么要碾碎?(使烛蜡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测温准确)

②器材要如何安装?(自下往上)

③为什么要用石棉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④搅拌棒有什么作用?(使烛蜡各部分受热均匀)

⑤使用了什么方法加热?优点是什么?(水浴法加热。使烛蜡受热均匀,同时减慢熔化过程,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28.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同种晶体,其熔点等于凝固点),即有无固定的熔化温度。(对于晶体,从表格看,即有多组数据的温度保持不变;从图像看,即有一段与横坐标平行)

29.生活中常见的非晶体:烛蜡、松香、玻璃、沥青、塑料、橡胶

30.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且持续吸热     凝固条件:温度降到凝固点且持续放热

非晶体熔化条件:持续吸热                 凝固条件:持续放热

31.关于物质各温度所处的状态及熔点、沸点关系

1633958686(1).jpg

32.碘升华实验过程中,利用水浴法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碘颗粒消失,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此过程中不可能看到液态碘,原因是:水浴法加热,温度不可能达到碘的熔点,故碘不可能熔化,所以不会出现液态碘。

33.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北方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用久的樟脑丸变小、固体空气清新剂变小、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霜、雪的形成、雾凇的形成、用久的灯泡灯壁变黑、北方冬天窗户上冰花的形成

34.舞台效果:舞台上喷出的干冰瞬间升华吸热,导致周围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即白雾。

35.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在云层中升华吸热,导致周围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一部分遇冷液化成小水珠,积聚成雨下落,一部分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下降过程遇到热的气流熔化成小水珠,小水珠积聚从而形成雨。

36.水循环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37.水的作用:饮用、创造自然美景、水力发电、航运灌溉

水资源现状:数量极少、分布不均、污染严重

保护水资源措施:

①树立节约用水、杜绝浪费的意识

②采用二次用水、一水多用的方式

③落实污水处理、循环使用的措施

④开发水汽收集、海水淡化的技术  

1633958714(1).jpg                         

液体沸腾图像

0~4min: 沸腾前,吸热升温

4~10min: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其所对应的温度为沸点

                  沸腾过程:4~10min,共经历了6min

1633958735(1).jpg

晶体熔化图像

AB段:熔化前,吸热升温,物质处于固态

BC段: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其所对应的温度为熔点

CD段:熔化后,吸热升温,物质处于液态

            熔化过程:2~5min,共经历了3min

1633958768(1).jpg

晶体凝固图像

AB段:凝固前,放热降温,物质处于液态

BC段:凝固时,持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其所对应的温度为凝固点

CD段:凝固后,放热降温,物质处于固态

            凝固过程:4~8min,共经历了4min

1633958788(1).jpg


1633958818(1).jpg

图一为非晶体熔化图像

持续吸热且温度升高

1633958842(1).jpg

图二为非晶体凝固图像

持续放热且温度降低


【小提示】  

1.关于物态变化,一定要知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然后再来填写。

2.关于控制变量法,一定要知道控制的是什么相同,改变的又是什么不同。一般情况下,如果A与B、C、D因素有关,探究A与B因素是否有关时,要改变B因素,控制无关因素C、D相同,然后看A是否改变。若改变,则有关;若不变,则无关。

3.沸腾、熔化实验很重要,每一个细节都要牢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特别声明:

本站属于公益性网站,纯粹个人原因(陪孩子学习便于查询和教授),网站部分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学生和老师参考、交流使用,请勿用作其他商业收费用途

如果网站内容能给你带来提升,那便是我经营此网站的初衷。网站相关内容如有问题,请及时提出,我在此谢谢!

本站尊重原创并对原创者的文章表示肯定和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针对本站原创内容,本站也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yc8.com.cn/wenzhang/202110/360.html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