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几何-倍长中线模型
初中数学:几何-倍长中线模型
一、模型分类
【模型1】倍长
1.倍长中线;
条件:AD为△ABC的中线,延长AD至点E,使DE=AD,
结论:△ABD≅△EDC.
2.倍长类中线;
条件:△ABC中,D为BC边的中点,E为AB边上一点(不同于端点),连接ED并延长,使DF=DE,连接CF,
结论:△FCD≅△EBD.
3.中点遇平行延长相交
条件:AB∥CD,E为AC的中点,F为AB边上一点(不同于端点),连接FE并延长,交DC的延长线于点G,
结论:△AFE≅△CGE,
【模型2】遇多个中点,构造中位线
1.直接连接中点;
2.连对角线取中点再相连
二、典型案例分析
例1.如图,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AB=4,AC=8,则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分析:倍长中线,将已知边和倍长后的边转化为同一三角形中,运用三边关系求范围.
解答:
如图,延长AD到点E,使AD=DE,连接CE.
∵点D是BC的中点,
∴BD=DC.
在△ADB和△EDC中,
AD=DE;∠ADB=∠EDC;BD=DC.
∴ADB≅△EDC(SAS),
∴CE=AB=4,
∴AC-CE=8-4=4,
AC+CE=12,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4<AE<12,
∵AE=2AD,
∴2<AD<6.
小结: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求线段范围的常用方法.
2.出现中线时,常考虑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实现线段的转化.
例2.如图,已知D为△ABC的边BC的中点,DE⊥DF,则BE+CF( )
A.大于EF B.小于EF
C.等于EF D.与EF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分析:倍长中线ED,构造全等三角形,将BE,CF和EF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中.
解:延长ED到G,使DG=ED,连接CG,FG.由BD=CD,∠BDE=∠CDG,可得△BED≅△CGD,∴CG=BE,∵DE⊥DF,DG=ED,∴EF=FG.在△FCG中,CF+CG>FG,∴BE+CF>EF,
答案为A.
小结:
1.出现中点时,常考虑倍长与中点相关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2.出现垂直关系时,常考虑倍长直角边,构造等腰三角形.
例3.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连接BE并延长交AC于点F,AF=EF.
求证:AC=BE.
证明:
方法一:倍长中线
如图,延长AD到点G,使DG=AD,连接BG.
在△ADC和△GDB中,
AD=DG,∠ADC=∠GDB,DC=DB,
∴△ADC≅△GDB.(SAS)
∴∠CAD=∠G,BG=AC.
∵AF=EF,
∴∠AEF=∠CAD.
∴∠AEF=∠G.
∵∠BEG=∠AEF,
∴∠BEG=∠G.
∴BE=BG.
∴AC=BE.
方法二:倍长类中线
如图,延长AD到点G,使DG=ED,连接CG.
在△BDE和△CDG中,
DE=DG,∠EDB=∠GDC,BD=CD,
∴△BDE≅△CDG.(SAS)
∴∠BED=∠G,BE=GC.
∵∠BED=∠AEF,
∴∠AEF=∠G.
∴∠AEF=∠G.
∵AF=EF,
∴∠AEF=∠CAD.
∴∠G=∠CAD.
∴AC=CG.
∴AC=BE.
三、课后练习
1.如图,在△ABC中,AB=12,AC=20,求BC边上中线AD的范围.
2.
3.如图,已知D为线段BC的中点,AB=CE.
求证:∠A=∠CED.
4.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点F.
求证:AF=EF.
5.如图1,已知AB∥CD,AB=CD,∠A=∠D.
(1)求证:四边形ABCD为矩形。
(2)E是AB边的中点,F为AD边上一点,∠DFC=2∠BCE.
①如图2,若F为AD中点,DF=1.6,求CF的长度;
②如图2,若CE=4,CF=5,则AF+BC=______,AF=________.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特别声明:
本站属于公益性网站,纯粹个人原因(陪孩子学习便于查询和教授),网站部分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学生和老师参考、交流使用,请勿用作其他商业收费用途。
如果网站内容能给你带来提升,那便是我经营此网站的初衷。网站相关内容如有问题,请及时提出,我在此谢谢!
本站尊重原创并对原创者的文章表示肯定和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针对本站原创内容,本站也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